在赣南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药学院以“红医魂”党建品牌创建为牵引,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2025年暑期,学院学子循着红色足迹开展“三下乡”与“返家乡”社会实践,以专业志愿服务践行红医使命,在基层沃土上书写新时代“红药匠”的青春答卷。
红色根脉是育人的精神密码。药学院充分激活赣南红色资源优势,组织“红药匠”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钟汉华,在工农红军龙南历史陈列馆、红岩村烟园围聆听红医先辈救死扶伤的革命故事。队员们还深入关西新围、栗园围等客家围屋,寻访客家织带、竹编等非遗技艺,在文化寻根中筑牢信仰之基,将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深植心间。

专业服务是红医精神的生动实践。在里仁镇及周边村镇,实践队将药学专业所长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为村民提供艾灸、推拿等传统理疗,送上驱蚊安神中药香囊与解暑茶饮;针对农村“药箱乱象”独创“清、分、标”三步法,为百余家农户整理药箱并科普管理知识。在“返家乡”行动中,学子们各展所长:潘雨梦以案例演示急救技能,筑牢乡村儿童安全防线;刘侨燕在药房严把用药关,及时沟通修正处方问题,用专业担当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育人初心在实践中愈发坚定。在里仁镇高铁新区学校,实践队打造“七彩假期”课堂:将防溺水知识编成儿歌传唱,通过模拟演练教孩子们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心肺复苏技能;借助AI技术帮孩子可视化梦想,用“花青素显色”实验播撒科学种子。此外,队员们还参与健康农村建设相关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红医内涵。
红医精神薪火传,药院学子勇担当。药学院以“红医魂” 为引领,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让学子在基层服务中锤炼本领、坚定信念。一批批新时代“红药匠”正带着红医精神的印记,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