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医要闻

钟佳宁课题组在《eLif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干梦妮 文/图发布时间:2021-12-24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钟佳宁课题组与南昌大学药学院张春波课题组联合在《eLife》发表了题为“The hepatic AMPK-TET1-SIRT1 axis regulates glucose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发现DNA去甲基化酶通过参与AMPK-TET1-SIRT1信号通路调控小鼠肝脏糖原代谢过程,分析了影响小鼠的血糖变化,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DNA去甲基化酶TET1参与细胞发育、分化和转录调控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首先发现肝脏 TET1 通过其C末端蛋白结构与 SIRT1 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并激活SIRT1的去乙酰酶活性,进一步调节转录因子PGC-1a和 FOXO1 的乙酰化依赖性细胞定位变化,导致肝糖异生基因的激活,包括 PPARGC1A、G6PC 和 SLC2A4。重要的是,禁食诱导的肝糖异生基因激活在 TET1杂合小鼠肝脏中受到明显地抑制,AMPK 激活剂二甲双胍或 AICAR两种模拟空腹的化合物通过激活AMPK-TET1-SIRT1 通路显著提高肝脏糖异生基因转录表达。该项研究首次将TET1鉴定为 SIRT1 共激活蛋白,并证明 AMPK-TET1-SIRT1 复合物可能是葡萄糖代谢或代谢疾病治疗的潜在机制或治疗靶点。

本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联合资助。学校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钟佳宁博士为通讯作者,张春波教授为第一作者。该研究由赣南医学院、南昌大学、中科院遗传所、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

在线论文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0672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