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记者走进黄金院区门诊楼3024诊室,见到了正在忙于接诊患者的我校一附院新任骨科主任颜登鲁博士。
他,中等身材,帅气的脸庞上写满自信与真诚;浓眉下那双眸子,透着睿智与激情。他,身上穿着崭新得体的白大褂,更显英俊挺拔;他,说起话来声情并茂,谦恭儒雅,让人倍感亲切与和蔼。

他擅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国内较早开展微创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学识渊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才能出众,成果丰硕,是名副其实的领军型人才。
一
1971年,颜登鲁出生在山东荷泽的一个医学世家,自幼体会到治病救人的神圣,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便萌生了长大后要当一名救死扶伤医生的梦想。
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河北工作7年后,如愿考取了广州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在深圳工作2年后,又考取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骨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后,在广西某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担任负责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服务期满后,他得知我校正在积极筹建医科大学,求贤若渴,考虑到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加上赣南地广人多,钟灵毓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便开始有些心动。
获悉颜登鲁的意向后,一附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和学校领导出面诚邀他加盟,学校副校长叶军明和医院院长邹晓峰、副院长钟秋明等多次与他恳谈交流。本是性情中人的他,最终被诚意与真情打动,于是收拾行装,背起行囊,踏上了赣南这片红色的热土,于今年3月份正式加入我校一附院这个大家庭。
二
赣南,“山好,水好,人更好!”给初来乍到的颜登鲁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他下定决心,要在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的激情与智慧,成就一番事业。医院也任人唯贤,委以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重任,给他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与空间。
经过短时间的调研,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发现一附院骨科目前总体情况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没分专业,专业化不强等。
他心里有一个初步设想,未来几年,要把一附院骨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甚至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骨科博士点,努力把骨科打造成为技术水平与北、上、广等大医院齐名的赣南骨科医疗中心,能诊治各种骨科疑难杂症,让赣南百姓免受外出求医之苦,降低医疗负担,改善就医体验,为助推健康赣州、健康江西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三
医生好不好,答案在病人的心里。
从周一到周日,颜登鲁博士每天都在门诊坐诊;他的手术,全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他的每台手术,时间大都在半小时内完成,复杂一点的手术,大都在1小时内完成。
他积极推进建设无痛病房。他说,疼痛就是炎症反应,镇痛消炎药成本较低,但是病人体验好,感受好,何乐而不为呢?病人那么痛苦,我们医生不帮助他(她),谁能帮助他(她)?
他做手术力求微创,尽可能保留一切正常组织,以利于病人快速康复。他倡导,术后病人应尽量少输液(一般不超过1000毫升),不放导管,不要让病人总束缚在病床上,把他们解放出来,多活动,多煅炼,早康复。
他告诉记者,他做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术后2小时即可下地走路。
四
对于颜登鲁博士来说,能尽可能地多为病友看病,多为病友服务,是很幸福的事情。
他以医院为家,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深才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诊病人。
他办公桌上放着一大沓名片,每个病人接诊完后,他都发一张,并嘱咐交待:“有事打电话,或加微信!”短短2周时间,他的诊室就门庭若市,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目前,他手机里的微信好友,已达1万余人。
他不仅自己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对科室也从严要求。他要求科室门诊坐诊医师实行全天制,且必须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只有这样,才能方便那些远道而来的病友,从根本上解决门诊病人的实质问题,并明确地告诉病友,要吃药还是不要吃药,要手术还是不要手术,要住院还是不要住院等,让病友少走路,少花钱。
“我读了这么多书,要争取多为病友看病,多为病友服务!”他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