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医要闻

传承红医精神 擦亮党建品牌——我校师生深入开展“红医魂”党建品牌创建实践活动

作者:党委组织部 王琼/文 各学院/图发布时间:2025-09-03阅读次数:

日前,我校各下属学院党委积极围绕“红医魂”党建这一主线,结合各自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组织广大师生暑期奔赴革命老区,深入田间地头,贴近基层百姓,通过红色教育浸润、专业服务落地、基层实践赋能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共同唱响“红医精神铸魂育人”主旋律。以下为部分学院实践活动展示。

药学院:“红药匠”传承医药匠心

药学院组织 “红药匠”实践队走进龙南市,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钟汉华,走进工农红军到龙南历史陈列馆、红岩村烟园围,聆听革命故事,开展“永葆初心使命、锤炼过硬作风”主题微课堂,感悟红军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基因融入医药初心。同时,开展“相伴‘童心港湾’,共度‘七彩假期’” 系列活动,通过传授急救知识、学唱红歌、讲述红色医生故事、传播中草药知识,用专业与爱心将红色基因和医药初心融入实践。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红色蒲公英”服务乡村振兴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红色蒲公英”实践队赴于都梓山镇曾雍雅将军故居、观看沉浸式剧目《长征第一渡》,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和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实践队员化身“代言人”开展公益直播,结合红军长征故事推介特色产品,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健康科普课堂和就医语言微课堂,将红色研学与服务基层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小橘灯”开展多元服务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小橘灯”实践队深入瑞金,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二苏大旧址、沙洲坝红井等,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和理想信念。实践队员深入乡村基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地开展防溺水教育、反诈骗宣传、法律知识普及心理健康辅导等多元服务,为乡村儿童保驾护航。还围绕抗战精神赓续、身心健康管理、红色文化遗址法治保护机制等主题开展调研,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践行医者使命

医学技术学院“清风杏林”实践队赴兴国县探访刘启耀纪念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兴国烈士陵园等地,感悟革命先烈的清廉忠诚、实干作风和崇高抉择。立足医学专业特色,在程水村“一老一小”幸福院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向村民宣传反诈和防溺水知识,参与田间劳动,记录群众需求。以“关爱童心”为核心举措,开展党史小故事讲解、急救技能教学、绘画、非遗漆扇制作、书法、推普宣讲、共唱爱国歌曲等活动,实现“红色教育 +健康服务+文化传承”的多维实践。

第一临床医学院:“红医新长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第一临床医学院“红医新长征”实践队走进于都仓前村村史展览馆,聆听红军后代讲述烈士事迹,沿红军行军路线重走长征路,实地感悟长征精神。联合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义诊服务,为村民提供基础诊疗项目,入户走访开展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宣教,将红色教育与专业服务相结合,让长征精神与红医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交汇,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服务的深度融合。

全科医学院:“红医薪火・急救先锋”践行红医仁心

全科医学院“红医薪火・急救先锋”实践队沿着赣南闽西革命老区足迹,在龙南烟园围重温入党誓词,走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井、中央红色医院旧址,自编自导《红医赤心——傅连暲》情景剧,感悟红医先驱的坚定信念,让红色医德在演绎中薪火相传。在龙南市文化社区、瑞金朱坊村等设立“急救站”,捐赠急救包,指导村民学习海姆利希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技能;在福建长汀县采用“普通话+客家方言”双语教学,为少数民族居民普及急救与慢性病知识,让红医精神在跨地域、跨民族服务中延伸。

学校党委将以“红医魂”党建品牌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品牌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跨学院党建品牌共建平台,让各学院的特色优势在协同中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形成“红医魂”党建品牌矩阵更加强大合力。同时,拓展品牌实践载体,结合新时代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探索“红医魂”党建品牌与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的融合路径,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此外,加强品牌理论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让“红医魂”党建品牌矩阵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