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党建+英语赋能”融育医学英才,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张云红 文/图发布时间:2025-11-20阅读次数: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以“红医铸魂·以赛育人”为品牌特色,探索出一条“小支部大作为”的党建育人新路径,深化“党建+英语赋能”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英语教学改革、以竞赛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初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英语教学、学科竞赛、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育人新格局。

一、党建引领,构建“教学—竞赛—育人”协同机制

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英语教学与学生竞赛中的“主力军”作用,组建由党员教师牵头、跨教研室协作的“英语竞赛指导先锋岗”,系统开展赛事培训、口语实训、演讲辅导等工作。通过设立“党员示范课”“英语思政微课堂”,将价值引领融入语言教学,引导学生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意识。

支部立足英语学科特点,打造“红医铸魂·以赛育人”特色品牌,构建“1+3+N”党建育人体系:

“1”个核心:以“党建+专业”双融双育为核心;

“3”大结合:党建与英语教学结合、竞赛与育人结合、思政与学科结合;

“N”项载体:涵盖学科竞赛、课程思政、国际传播、志愿服务等多维平台。

通过“党建+学科竞赛”、“党建+课程思政”等项目,支部将红医精神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良性循环。

二、以赛促学,打造“党建+竞赛”育人品牌

支部依托“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高水平英语赛事,构建“指导教师党员负责制+学生团队互助”的备赛机制,实施“一对一导师跟踪指导”,强化学生语言实战能力和综合素养。四年来,累计指导非英语专业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级及以上奖项250余项,2024年首次斩获“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党支部创新开展了“党建+英语角”、“红色主题英文演说”、“红医译站”等特色活动,将党性教育、人文素养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营造“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魂”的浓厚氛围,把高校“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升到实际的高度。

三、课程思政,红医精神融入英语课堂

支部扎实推进“红医精神进英语课堂”三年行动计划,开发《红医精神关键词英译手册》,建设“红医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库,编写《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集》,推动红色文化与医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党史+英语教学”集体备课,带领党员教师到“红色文化馆”打卡参观学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现价值引领与语言能力提升双目标。

四、机制创新,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双提升

为保障“党建+英语赋能”模式长效运行,支部逐步完善“三会一课+教学研讨”联动机制,将竞赛指导、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纳入党员考核体系,激发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鼓励支部党员教师将教育规划、教改课题、教学论文、教师与学生竞赛奖项凝练成成果形式,鼓励他们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逐步形成“党建带教学、教学促党建”的良性循环。

近五年来,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承担教育部项目5、省级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主编医学英语系列教材24册,其中多部获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青年培育项目1项;建成本科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优质课程等省级课程3门;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项33项

五、未来展望:深化融合,服务“健康中国”

下一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将在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引领下,继续深化“党建+英语赋能”融合育人机制,拓展“英语+医学”特色教学路径,按计划修订《医学英语文献选读》(第三版),编撰《医学英语阅读》教程,助力培养“懂医学、通外语、具情怀、敢担当”的新时代医学人才,为学校教育强国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英语智慧”与“支部力量”。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