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擎红医精神“芯”火,育药学济世新人

作者:药学院 施伟梅 文/图发布时间:2025-10-21阅读次数:

在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的探索中,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立足药学专业化学学科特色,精心打造“芯药”党建品牌,以“分子芯”凝聚育人力量,通过构建“15N1”工作机制、组建三大先锋岗、实施“芯苗培育计划”,将党建与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协同发力,培育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医药“芯才”。

铸魂立“芯”:锚定药学育人方向,淬炼红医精神

药学学科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医药健康战略紧密相连,培养“爱国爱党、敬业奉献、能力过硬”的药学科技人才,是支部党建工作的核心目标。化学作为药学研发的“基石”——如同“砖”与“房”的关系,是药物合成、剂型研发的核心基础。基于这一专业特性,党支部以“分子芯”锚定化学学科核心,确立“芯药”党建品牌名称,寓意“创新研发中国药、铸就医药人忠诚魂”。

品牌内涵进一步凝练为“四大核心元素”:以“育人心”立“芯”,将价值引领贯穿育人全过程;以“红色根”融“芯”,传承红医精神与革命基因;以“化药魂”强“芯”,夯实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科创梦”验“芯”,激发师生创新攻坚能力。这一内涵既体现了药学专业特色,又紧扣党建育人根本,构建起“从分子芯到红医心”的育人逻辑。

架梁融“芯”:构建“15N1”机制,贯通党建业务

支部在学校及药学院党委领导下,以“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为指引,对照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标准,构建“15N1”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1支党员导师团队:筑牢育人“主心骨”。以支部为核心组建党员导师团队,覆盖学生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科研启蒙全环节。导师通过“一对一”帮扶、集体座谈等形式,定期了解学生需求,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制定辅导计划,为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搭建实验平台,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5维融合工作规范:明确育人“硬标准”。将“党建、教学、科研、实践、育人”纳入导师工作考核核心指标,形成“五位一体”考核体系,要求党员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科研中带领学生参与课题,在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围绕“育人”目标展开,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

N元化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新活力”。鼓励党员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PBL(项目式学习)等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课程中,以“药物研发史”为线索开展“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研发中国自主药物”;在实验课中采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围绕“绿色药物合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1个“芯药”品牌统领:凝聚育人“向心力”。以“芯药”品牌为核心,串联起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科研攻坚、实践服务等各项工作。无论是党员导师的日常指导,还是教学科研中的创新探索,均以“培育医药‘芯才’”为目标,确保党建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砺“芯”结硕:党建引领多维实效,培育药学“芯才”

在“芯药”品牌引领和“15N1”机制支撑下,支部党建育人成效显著,实现了“党建铸魂、教学固基、科研赋能、实践砺能”的全方位突破。

党建铸魂:厚植红医基因 筑牢理想信念。支部以“红色教育”强化党员意识与学生理想信念。通过组织集体宣誓、佩戴党员徽章、传唱红歌等活动,增强党员使命感;开展“集体政治生日”,让党员重温入党初心;赴井冈山、长征出发地——于都等开展实地研学,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党员参与重阳敬老、抗疫志愿、社区服务等活动,践行“服务为民”宗旨。

同时,以党员导师团队为核心,组建“红色化学”思政育人先锋岗、“分子芯”创新攻坚先锋岗、“济世丹”实践服务先锋岗,实施“芯苗培育计划”,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各环节。支部还创新“主题党日+”模式,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红医故事分享”“药学热点研讨”结合,围绕“侯德榜与民族化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学生在专业语境中感悟爱国精神。

教学固基:融入思政元素 夯实专业根基。“红色化学”思政育人先锋岗深挖教学中的思政素材,打造“红医中的化学智慧”思政案例库——将侯德榜、黄鸣龙等科学家的“攻坚克难精神”与“药物精准合成”专业要求结合,把长征中“草药救治伤员”的故事融入《医用有机化学》课程,在课堂上开展“化学长征路”科普活动,为学生植入“红色基因+专业素养”双重底色。

教学成果丰硕:支部党员获“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所在团队获评“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多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支部所在教研室全部课程均成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党员教师获评“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获批省级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改论文12篇,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

科研赋能:聚焦关键领域 激发创新潜力。“分子芯”创新攻坚先锋岗聚焦药物研发关键领域,组建“绿色制药新技术”“纳米药物制剂”“手性药物开发”3个科研团队,传承“攻坚克难、原始创新”精神,突破医药基础研究瓶颈。同时,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创新思维。

截至目前,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承接横向课题3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20万元;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其中中科院二区及以上30篇),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项。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树立了“研发中国自主药物”的远大目标。

实践砺能:以赛促学以行践知 锤炼济世担当。“济世丹”实践服务先锋岗牵头开展“竞赛攻坚+科普惠民”行动:在竞赛方面,连续组织承办了6届学校“知行杯”系列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赛事,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级奖项12项;在科普服务方面,组建“芯苗”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药物安全科普”“化学趣味实验”等活动,年均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在红色实践方面,组织师生赴革命先辈故居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化学长征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与实践中感悟“医药济世”的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不断深化“芯药”党建品牌内涵,完善“15N1”育人机制,推动党建与育人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分子芯”的凝聚与创新效能,努力培养更多医药领域“芯才”,为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